台北市前世今生:你曾经走过、听人说过,却不曾看过的旧时台北
摄影:张哲生
「我深深觉得,找出老照片里的地点,亲临现场拍照,与从前的画面作个比较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」张哲生在一本名为「哲生的超时空影像之旅(今昔对照)」的相簿简述里这幺写着。
他不仅曾经穿透民国60到80年代,撰写了详细介绍全台湾人童年怀旧卡通的《飞呀!科学小飞侠》一书,如今张哲生更在习以为常的生活里穿越,透过数十张照片拼凑出我们听过却不曾看过的老台北。
从2012年底起,持着想让新旧照片对比的念头,张哲生开始拍摄现代的台北街景,转眼过去,至今已累积了500多张。「以前我每天上学都穿越中华路的平交道,这些是我生长的地方,我做这些只是想贴近家乡、感受家乡的变化。」张哲生说。他花了2年多的时间,拿着一祯祯老照片,在台北街头拍摄慢慢蒐集这些影像,就是想记下一路走来家的模样。
儘管最初的起意单纯,但实际利用假日、中午休息时间走访街头后,张哲生才发现让新旧照穿越融合有多困难。能预测到的时空与环境变迁自然不在话下,还要克服光线、景深等摄影技巧问题,让他时常得尝试个4、5次,才能捕捉一次成功的新旧融合。
为了让已消逝却在记忆里熟悉的人、事、物,能重现在我们的眼光之中,每一次拍摄都能看见张哲生的坚持。如果老照片中曾有某一路公车经过,他会持续等待,直到相同的元素出现才按下快门。「虽然照片要完全融入、没有误差很难,但我不想靠后製修图,那样没有意义。我的重点在于感受,感受台北的当下与以前。」
话多说了,不如立刻来感受台北的前世与今生吧。

张哲生说,「下午,我拿着前驻台美军Tom Montelbano先生于1968年在台北市长安西路(左侧近延平北路)拍摄的照片,在同一地点拍下了这张『实境合成照』。」Montelbano先生透过台湾的朋友与张哲生联繫,希望可以找出画面中的地点,并同意分享这张珍贵的老照片。

「我记得小时候,每逢国家重大庆典,例如国庆日或是春节的联欢表演活动中,都能看到这尾『中华巨龙』的身影,由于其演出成员大多来自四四南村的子弟,所以也被称作『四四巨龙』。
后来,随着联勤四四兵工厂转型,以及四四南村被迫改建,中华巨龙的表演开始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,再加上国防部改以作战训练为主,不再支援中华巨龙的开销;于是,中华巨龙便被打入了冷宫,其最后一次的演出,是在,我国首位民选总统李登辉先生的就职庆祝活动上。
如今,因为欠缺管理与维护,这尾巨龙早已头尾分离、残破不堪,被丢弃在某个仓库的角落里;然而,在失去了政府的支撑之后,中华巨龙重现国家庆典活动的日子,已是遥遥无期。」

「,美国速食业者麦当劳在台湾设立的第一家餐厅正式开幕,当时的地址为台北市民生东路689号(整编为台北市民生东路三段135号),就是画面中这家『麦当劳001号台北民生店』,其东侧近敦化北路。」
这间全台第一家麦当劳,在1992还曾经发生一起轰动全台的爆炸案。
麦当劳爆炸案:

黑白照片拍摄于,千余位身为劳工代表的三轮车伕,驾着三轮车聚集在总统府前,参加「中华民国四十年劳动节庆祝大会」。

除了将老照片嵌入现代街景的「实境合成照」,张哲生还会利用软体融合过去主角与现代背景,让物换而人非的变迁更了然于心,如这两祯西门町与行天宫。

画面里人车拥挤的黑白部份由陈汉中拍摄于(大年初一),彩色的街景(包括位于台北市民权东路与松江路口的蓬莱大楼与台北行天宫)则由张哲生拍摄于。

右边是乐声戏院,左前方的「三吉」至今还在。

这张照片彻底展现了张哲生对「感受」的坚持。「在候车亭站了半个小时,才捕捉到20路公车没有被其他公车挡住,而且旁边又有计程车经过的画面。」他在相片的留言处这幺说着,「可惜现在20路车头上是会闪动的LED,所以没有拍到清楚的号码,不过我确定它绝对是20路公车没错。」
时光停留,而人飞逝照片里被时代沖刷的新旧更迭,让人想起英国诗人亨利·道布森(Austin Dobson)的那句,「你说光阴飞逝?噢不,停留的是时光,流逝的是我们。」(Time goes, you say? Ah, no! alas, time stays, we go.)
张哲生证明了,如果曾经走过、听过、感受过,儘管人世间变幻莫测,仍会有记忆隽永。不知道在你心里的台北,停留的又是哪个时代?
全文获作者授权转载,点此看更多今昔对照的超时空影像